事出有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衍陽

          有一次,我跟某慈善團體的負責人閒聊,談到她們團體中的人事,她有點無奈,甚至有點生氣。原因是內部有位幹事,不知為什麼,總之逢她建議的、修改的、同意的、關心的,嚴格來說,就是有關她的一切,對方第一個反應,必定是反對、批評,或者冷嘲熱諷。好幾次她都差點發火,但礙於自己的職權,要顧全大局,唯有忍氣吞聲,但這口氣憋得實在辛苦,長期下去,對團隊很不利,她提出兩個問題:一、是否自己前世與對方有仇?二、有什麼方法可以解決?

          每逢遇到難測難知的事情,很多人都把焦點放在「前世」,我們當然不否定過去的因緣,但面對眼前就要珍惜當下,設法化解才是最實際的做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先反問:「那位朋友是否家中曾發生不幸的事?」她答:「對呀!她的妹妹前兩年自殺死了。」然後,她很驚訝,瞪著眼睛說:「為什麼你會這樣問?有關係嗎?」我答:「當然有關係。」我再問那位經常與她作對的朋友,個性是否偏執?即是又偏激又執著。她答:「對。」

          偏激執著的人,家庭關係一定有問題,最起碼一家人感情不會融洽。古人說:「家和萬事興」,那即是說,家不和必定百事衰,這是逆時針的結果,也可以說是必然的規律,太多不如意或不幸發生,心情當然不會好,情緒越不穩怨氣自然就越大。她很不解:「為何那股怨氣總愛噴到我頭上?」我笑答:「因為你善良。」她更覺不值:「那不是好欺負嗎!」「不是好欺負,是可以依靠。」不是嗎?寧得罪君子,莫得罪小人。除了冤家路窄的因果關係之外,很有可能是當事人已無法抑制躁亂的情緒,不自覺聰明地找少風險的對象宣洩,又或者不穩的心情,容易令人產生妒忌,便將矛頭對準工作表現、人際關係、權力範圍都比自己好比自己強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 總該有解決的方法吧?當然有。我提議她找個自然的機會,關心一下對方正在處理的工作,然後不經意地讚賞幾句。「吓?還要我讚她?!」對,要用讚賞的方法。不管基於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,都說明對方的內心其實非常空虛、寂寞、徬徨、失意、沒自信,和需要別人的支持。

          「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」。人人都有佛性,每個人都總有值得尊重恭敬讚嘆的地方,普賢菩薩慈悲的教誨,能解決我們待人處世之惑。